1
暴击后遗症
2016年这波全国楼市的暴击行情,就如同传销的洗脑行为,彻底改变人们的房产观、投资观和财富观,以致大家沉迷其中、难以自拔。
房价永远涨,房产是最好的投资;普通人赚取财富的最简单方式,就是多买房;实体辛苦不赚钱,经营企业不如买套房。如何跟同龄人拉开差距?买的房多啊。
结果就是我们当下看到的景象:各种财商培训班雨后春笋,讲信贷、撸网贷、办信用卡……就是如何多贷款、多负债、多弄钱;各类买房俱乐部琳琅满目,房产选筹、高评高贷、再配合装修贷……就是如何以最少的钱买入更多的房子;当然离不开中介配套服务,破限购、破限贷、流水包装、以致买房后的代租/民宿等管家服务。
筹集首付/月供的资金成本太高怎么办?这点费用算什么?房价一涨全有了;买房不考虑租金收益吗?租金收益是毛毛雨,房价上涨赚得才是大头;为何不考虑做点生意、好好工作呢?你傻啊,房价暴涨抵你十年的工资。
10%以内的小收益不甘心,做实业赚钱太慢没信心,上班攒工资太少没耐心……反正一切都不如买房躺赢省心。
未来几年,无情现实或许会让怀揣买房暴击梦的人伤心、痛心。
>>>>>>>>>>>>信托产品<<<<<<<<<<<<<<<<<<<
2
收益将平庸
陷入小视野里,难以有大格局,也就把握不住大趋势。
我国经济的特征,是强势政府的规划布局和管控能力,过去四十年的成就得益于此,未来的崛起复兴也将依赖于此,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就难以获得投资的超额收益。
货币上怎么做?脱虚向实,让钱流入企业而不是流入股市、楼市;金融上怎么做?服务实体,创造增量财富、而不是在金融领域空转;楼市上怎么做?一城一策、因城实策,既防暴涨也防暴跌;股市上怎么做?创设科创板,实施注册制,理论上股票无限供应,让公司壳资源不再稀缺。
紧接着,就是我们看到的具体实施政策:
房价稍有躁动,“房住不炒”就会被再次强调;数次定向降准,就是让信贷流入中小微民营企业;减税(企业增值税/所得税)降费(社保费/电费/网费等),让企业减负更有获得感;强制劣质企业退市、推进独角兽/科创板基金成立,鼓励优秀企业做大做强。
在贸易摩擦不断深化、技术遭受封锁、企业遭遇打压的情况下,从中央到地方卯足了劲儿要科技创新、实业立国,给足了资金、物资、税收、政策的支持,在下一盘大棋。
钱的流向就是收益的方向,也是投资人要跟随的地方。在楼市、股市等金融领域被限制后,有些人还想着暴涨暴击赚快钱,这明显跟大趋势相悖啊。
那投资机会是怎么来的呢?
3
沉默与爆发
社会发展不是一步一步匀速前进的,而是跳跃式前进,即:原地稳定一段时间,再猛然间向上跳跃一下,之后再原地稳定,过一段时间再次跳跃。技术的突破、经济的发展、财富的增长……都是如此,在我此前的文章里也多次说过——增长是聚集的。
长久的沉默,短暂的爆发;势能聚集成熟后,猛然狂泄而出;长期横盘不动,突然快速上涨;三天就涨完了一年的行情。
从2007年至2018年的10年间,上海二手房价翻了数倍,可其涨幅却聚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,其中的8年时间房价处于横盘状态。要么潜伏不涨、要涨就是暴击式上涨。
现在是什么时候?可以说是横盘整理期,也可以说是势能蓄积期。
前一波大涨刚过,还会紧接着再暴涨?
政府严控信贷流入,没有钱哪来的泡沫?
应对外部技术封锁和实体打压,难道用高房价和高股价去抵抗?
价格从1000涨到10000,十倍涨幅需要十倍的资金量。可价格若从10000涨到20000,同样十倍的资金量只能让价格翻倍。价格越高,要想获得之前同比例的涨幅,就得需要指数级数量的资金配合,价格越高越难涨,因为需要的钱实在太多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还期望什么下半年、明年价格暴击吗?
未来有何判断?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4
我们怎么办?
未来两三年,金融/资产的投资收益将会较为平庸,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将会回归。
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呢?
1、重视劳动、努力工作、提升技能,别光想着投资/投机一夜暴富,重启劳动创造价值的时代。
2、维持现金流的持续、稳定,做好数年资产价格不涨的心理准备,并以此筹划自己的现金流安全。
3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、美化包装自身资质,如跨界知识学习、跨界信息交流、打造一套完备的信贷体系等。
这是漫长煎熬的沉默期,唯有蓄积能量,才能等到下一个爆发期的到来。
那一刻,希望你也在。